在这个一切文字都可以通过键盘传播的数字时代,在杭州却有一个设计师,花三年时间做了一支笔。
昨天,坐在记者眼前的这位设计师,瘦瘦的,戴着眼镜,穿着朴素的衬衫与毛衣,斯文干净。
讲话轻声细语的他,却有着一个和“画风”不太相符的名字:张飞。他是浙江理工大学讲授工业设计的老师,也是2014年与2015年国际iF设计大奖的获奖者。
就在半个月前,他刚刚获得了德国红点奖在中国发起的第一届“中国好设计”的金奖与优胜奖。
获奖自然是开心的事,但对张飞而言,更让他高兴的是,他花了三年时间“磨”出的那一支名为“Fish pen”的笔,终于达到了可以批量生产的标准。
“Fish pen”是一款鱼形的笔,长16.5厘米,宽3厘米,厚1.5厘米。原木材质的笔身,经过细密的打磨后,光滑的就像一尾小鱼。握在手里时,虎口处会被笔身“填满”,让人觉得比一般书写用笔更有“存在感”。
就像平时大家料理鱼肉会把鱼从腹部剖开一样,张飞设计的Fish pen,也可以对半打开,更换笔芯。
“想通过打破笔的常规形态,让习惯了用键盘写字的人,改变他们对书写这件事的印象。”张飞说,他是一个手绘爱好者,只要身边有纸有笔,他就会不自觉地拿来涂涂画画。
“我喜欢信手涂鸦。对于设计,我一直坚持手绘。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,你在纸上涂涂画画,是一个从脑到手的过程,其中的奇妙,是你手握着鼠标时感知不到的。”张飞说,他的设计图,永远都是画在纸上的。
可看似简单的一支笔,为什么要花三年时间?
“这支笔的原型,最初是我在2012年受邀参加德国法兰克福talents展时的展品,当时只做了两支。所以在展会上,当德方有人提出想要订购的时候,我没敢接受。”张飞说,“因为设计样品和量产基本上是两回事。”
由于对这尾“小鱼”感兴趣的人很多,展览回来后,张飞尝试着量产了第一批,然而现实十分惨痛,“100支笔里,成功的只有7、8支,是没办法量化生产的。”
对很多设计师来说,没有办法量化生产的设计品,丢了也就丢了。但张飞却不愿意。
“我绕不过去。”张飞说。
最大的难度,是鱼身的弧度。
“因为原料是木头,不是其他依靠铸模就可以成型的材料,切割和打磨后的形状很难固定到一个标准。此外,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。比如鱼身,它是由上下两片合在一起的。这两片是分开打磨的,但合拢时就会出现对不齐的情况,因为内侧会有一条放置笔芯的凹槽。像这些细小的问题,都是一个一个一点一点解决的。”
每当解决一些问题后,张飞就尝试生产100支,第一年的成功率30%,第二年60%,到了今年第三年,也就是半个月前的那一批100支,成功地做出了99支。
做出来是一回事,但有多少人会对这支笔感兴趣?这也是张飞心里的疑问。
张飞选择了用时下最流行的众筹方式,目标1万元。众筹结束时,张飞筹到的数目超过了2万元。